首页>疾病百科> 中暑

中暑的分类及其症状

2016-03-09 全球医院网 A +

导读:炎热的夏季,是大家最容易中暑的季节。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那么,中暑有哪些分类和症状呢?下面,小编就详细得给大家讲讲。

中暑的分类:

1、热射病(中暑高热):是指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生理性散热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的体温升高,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多发生于高温作业数小时后,或耐热力下降的持续几天高温后中暑。热射病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日射病”,当在烈日下或强辐射下劳作,由于强烈光线和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头部,引起头部温度升高,导致脑组织水肿,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剧烈呕吐、烦躁,严重者出现昏迷、惊厥。

2、热痉挛(中暑痉挛):由于过度出汗、体内水盐过量损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转移至细胞内,肌肉细胞过度稀释,发生水肿,使肌肉产生疼痛性痉挛。热痉挛多见于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青人,年老者少见,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表现为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有肌肉收缩时疼痛,以四肢、咀嚼肌多见,痉挛肌肉呈对称性发作,时发时愈,但病人的体温正常。

3、热衰竭(中暑衰竭):高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水盐丢失,血液浓缩,黏度增加,细胞呈高渗状态,水分进入细胞内,有效循环血量降低,机体为了代偿,促进散热,心排血量升高,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至使心功能或循环功能衰竭,脑短暂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这种类型的中暑常发生于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急,先有头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作业场所即清醒,体温轻度升高,无中枢神经损伤。

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中暑高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夏季防暑不可忽视,最好随身带一两种的防暑必备良药,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等等。(责任编辑:囧钧)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