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下后,原来长得胖胖乎乎,面色粉红润滑可爱。可是不久却在两侧颊部长出了红色的疹子,逐渐融合在一起,范围增大,波及眉区、耳朵周围,个别人累及躯干和四肢。疹子多了可以渗出液体,表面糜烂破溃,甚至引起化脓感染。疹子有明显的痒感、灼热感,致使孩子哭闹不安,影响睡眠,人们称之为“奶癣”。意思是因母亲的乳汁接触面部的皮肤而引起的。有的人传说这是一种“胎毒”的表现。医学上则称之为“婴儿湿疹”。
引起“奶癣”的主要原因是:患儿具有先天的过敏体质。所谓过敏体质是指患儿由于血液中某些免疫成分的含量特殊,使机体对外来的刺激(医学上称为致敏素)过于敏感,而发生过敏反应。尤其对异体蛋白质更是这样。所以,患儿吃牛奶后更易患病,这种过敏性反应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使皮疹反复发作,即使成年后只要进食如鱼、虾一类的异体蛋白质食物就会复发,甚至有的会引起哮喘或其他较严重的过敏疾病。除了异体蛋白外,灰尘、花粉、动物的毛、空气中的真菌等都可引起过敏反应,医学上统称之为“过敏原”。其病因复杂,遗传过敏性体质、胃肠道功能障碍、体内存在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慢性感染灶以及紧张、劳累和精神创伤等与湿疹的发病有关。冷热刺激、搔抓、穿化纤或纯毛衣服、真菌孢子、尘螨、小动物的皮毛及分泌物、牛奶、鸡蛋、海产品及牛羊肉等都可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