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何诊断新生儿黄疸?专家表示,临床上凡遇新生儿黄疸和溶血性贫血的病例都应想到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尤其在非高发区,更应注意。
解析:如何诊断新生儿黄疸1、胎黄动风型,表现为目黄,身黄如金,泪水,尿液呈栀子汁状,神萎嗜睡,阵阵尖叫,发热呕吐,两眼凝视,口角抽动,全身抽搐,病情严重者游离胆红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形成胆红汁脑病(即核黄疸症),造成不良后果。2、湿热胎黄,表现为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哭闹不安,呕吐腹胀,不思乳食,尿黄,便秘结或兼发热。3、瘀血胎黄型,多见于伴有肝脾肿大之患儿,症状是身目发黄,色较晦暗,面色不华,腹部膨胀,内有痞块,或伴衄血、瘀斑、便血。4、寒湿胎黄者,早产儿黄疸或由阳黄转为阴黄,证见目黄,身黄持续不退,色暗无泽,精神不佳,吮乳较少,四肢不温,腹胀便溏,大便灰白。TIP:新生儿黄疸的两种分类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低于205μmol/L。病理性黄疸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205μmol/L,小儿还有其他疾病的表现。(责任编辑:林雨芬)(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