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风湿热
小儿风湿热有哪些表现?
2016-03-09
全球医院网
A +
【临床表现】
在发病前1~3周可有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短期发热或猩红热的历史。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无症状,咽部症状一般常在4天左右消失,以后患儿无何不适,1~3周后开始发开门见山。风湿性关节炎常为急性起病,而心脏炎可呈隐匿性经过。一、一般症状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怀低热,持续约3~4周。二、心脏症状根据病理学的统计,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在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从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热住院患儿临床分析可见73.2%的病例都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1.急性风温性心脏炎(1)心肌炎:在所有风湿热口患儿的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有心肌炎表现的也甚多见。轻者症状不多,如仅出现心率轻度加速或心电图有短暂的轻微变化。重者呈弥漫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明显,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心肌受累时可出现下列征候。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②心音减弱,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有时出现奔马律。③心律异常可出现期前收缩,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第一度最为多见。少数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阿-斯综合征。其他形式的心律失常亦偶可见到。心电图尚可显示Q-T间期延长及T波异常。④心脏轻度或明显扩大。(2)心肌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部出现Ⅱ至Ⅲ级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有时音调高,如海鸥鸣,杂音向腑下及左背传导,呼吸与体位对杂音无影响。此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约有半数心尖部可伴有Ⅱ至Ⅲ舒张中期杂音(carey-coolmbs),由于左室张舒张期快速充盈或二尖瓣口相对狭窄引起。一般在急性期于二尖瓣区听到的杂音并不一定代表瓣膜已发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损害。轻型心脏炎病儿的杂音产生与瓣膜炎症、水肿、血小板赘生物的生成有关,急性期炎症过后,约半数病儿的杂音可消失。但如急性期已过,病情明显好转,杂音并不减弱或消失,则将来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可能性极大。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如听到舒张斯杂音,则有重要病理意义,一般很少消失。(3)心包炎:重症患儿可出现心包炎症状,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患儿表现有心前区疼痛、端坐呼吸及明显呼吸困难。早期于心底部或胸骨左缘可听到心包磨擦音。大量心包积液时听诊呈心音遥远,胸部X线透视可见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形,卧位时心腰部增宽,立位时心腰部阴影又变窄,以此与心脏扩大相鉴别。心电图急性期可有ST段上升,QRS低电压,以后T波倒置,ST段下降。超声心动图于左室后壁与心包之间出现无回声区。发生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变时,往往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同时受累。(责任编辑:jbwq)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