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小儿肥胖的临床表现

2016-03-09 全球医院网 A +

根据小儿体重增长情况,将肥胖症分为轻、小、重三度。以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体重均值为标准,体重超过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者为中度肥胖;超过50%吝为熏度肥胖。

单纯性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这三个年龄阶段。

患儿食欲旺盛,不喜爱运动,易疲乏,用力时出现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顺限制胸廓及腮肌运动,导致肺通气不良,肺泡换气量减少,引起低血氧症而出现气急、紫谢、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严重时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体格检查可见患儿体态肥胖,皮下脂肪增多,但分布均匀。重度肥胖可致皮肤出现白色或紫色条纹。少数患儿走路时双下肢负荷过度而出现扁平足和膝外翻。女性患儿胸部脂肪增多,易误认为乳房发育;男性患儿由于大腿内侧、会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隐匿在脂肪组织中而易被误诊为阴茎发育不良。

患儿体格生长发育往往较正常儿童迅速。除体重超过同年龄小儿平均标准外,身高、骨龄亦在平均标准上限或超过上限。智力发育正常。性发育常较早,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

患儿因体态肥胖,怕别人讥笑而不愿与其他小儿交往,常出现自卑、胆怯、孤独等心理上的障碍。(责任编辑:linli)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