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4例,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
尿检有助诊断儿童孤独症新近刊登在美国《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月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尿检也可诊断儿童是否患有孤独症。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杰里米·尼科尔森引领一批学者对一批孤独症儿童展开尿检后发现,孤独症儿童尿样中可检测出某种菌群留下的特殊化学记号。孤独症儿童通常伴有肠道疾病,原因是他们内脏中存在一种特殊菌群。这种菌群在患者尿液中留下一种特殊化学记号,可经由光谱分光镜等设备轻松分辨。这种检验手段的问世对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快速诊断儿童孤独症使对症早期治疗成为可能。而传统诊断一般需在儿童3岁以后进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对儿童进行孤独症尿检是一项重大进步,”研究人员说,“由此可以对患者展开早期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症状表现可辅助诊断:1、早期表现,不会对亲人微笑,如亲人要把他抱起时,他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3、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有的患儿语言刻板,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责任编辑:林雨芬)(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