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最引人注目的语言异常不是他们的句法或词汇异常,而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损害。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孤独症患儿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表现,了解更多关于孤独症的信息,做好防治工作。
孤独症患儿常表现为语言运用能力损害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运用能力是指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和听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正常儿童即使在咿呀学语阶段已表现出注意伙伴并与之交替发声。4岁儿童已初步学会了有效交流的基本规则,即必须使自己的话语适应听者的水平。当4岁儿童分别向2岁儿童和成人介绍一种新玩具时,其语句的长度、结构和语态都不相同。对于2岁儿童,话语简短,告诉的是具体的事,如怎样玩玩具;对于成人则话语长,结构较复杂,所讲的是自己的想法,希望从成人那里得到信息和帮助。孤独症儿童主要表现为语言运用能力的损害,他们不能理解语言情境及其社交用途。在婴儿期就表现出不注意伙伴的发声,不与之交流。在有了语言之后,他们在说话时,眼睛不看着对方,只是自顾自地说话,不管对方听不听,也不在意对方回答不回答。即使是高功能的孤独症患儿也难以估计对方是否对自己说的话感兴趣,能否听懂自己的话。作为听者他们不注意别人正在谈论的主题,也不顾及周围的环境,缺乏相应的理解和应答,有时突然冒出一句与正在交谈的话题无关的内容。在交谈中,他们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不会提出话题和维持话题,给人的感觉,似乎他是在某人面前说话而不是在与某人说话,使语言失去了交流的意义。有的患儿表现出对语言有充分的机械记忆能力,但似乎不能领会其意思,常常不恰当地把一些语句衔接在一起,加上代同错用、模仿语言等问题,使其语句显得支离破碎、毫无意义,令人听不懂。因此,患儿即使有相当的词汇量,也不能运用词汇、语句来与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通过本文的介绍,您知道了孤独症患儿常表现为语言运用能力损害,如果您还有任何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疑问和意见,请和我们的在线专家取得联系,专家将为您详细解答疑惑。(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