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龋齿

孩子龋齿不可轻视

2016-03-09 网络 A +

导读:龋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66%,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28.9%。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因此如果孩子龋病,家长们要高度重视。

孩子龋齿不可轻视

孩子得了龋齿,起初可能没有症状,仅在牙齿釉质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初期龋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就会继续向深处发展,达到牙本质的浅层,成为中期龋。这时在牙齿的表面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洞。

渐渐地,患儿不敢用患侧牙咀嚼,如果长期只用一侧牙咀嚼,会造成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脸一边大一边小。若经常牙疼得不能好好吃饭,会出现营养不良。

龋洞内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容易侵入牙髓组织,引起急性牙髓炎。患牙髓炎时患儿有难忍的疼痛、坐卧不安、不愿进食,说不清楚是牙疼还是头疼。如再不治疗,牙髓坏死,牙冠继续大面积被龋破坏,成为残冠。

此时病牙的疼痛感觉反而减轻或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病已痊愈,因为细菌会侵入牙根尖部,引起根尖周围炎。患根尖炎的牙齿有浮起感、隐痛、不敢咬东西,一咬疼痛就加剧;如果患儿抵抗力低下,炎症便向颌骨、黏膜发展,成为急性牙槽脓肿,此时患儿脸就肿起来了。龋齿发展到最后阶段是牙冠完全被破坏,留下残根。龋齿的这一过程,不经治疗是不会自行停止和痊愈的。

如果龋齿发生在前牙,造成前牙的残冠残根或缺失,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容貌,甚至可能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相关阅读:有效预防龋齿的三大纪律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尽可能做到每次饭后都要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3岁以上的幼儿则可以自己试着刷牙。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糖的含量: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甜食的习惯,尤其是睡前,要注意儿童三餐的合理搭配,养成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磷、维生素食物的习惯。此外,还要重视婴儿的母乳喂养。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主要是通过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的结构,以增强牙齿的抗龋性。目前被认为效果较好的氟化方法有:自来水氟化、学校饮水氟化、牙面涂氟、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等。且任何氟化防龋方法,都只能用于水源无氟或低氟区,而在高氟区则不能使用。此外,有氟斑牙的儿童也不应使用氟化方法。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