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临床医师的漏诊率高。研究显示,只有6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症,其中仅1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会发生骨折。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治疗和预防上还存在一大误区,有必要重新认识,加以澄清。误区:骨质疏松补钙就行骨质疏松症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衰老:随着身体老化,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会减慢,钙吸收能力降低,骨骼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2、雌激素下降:雌激素会刺激骨质的形成及抑制骨质的分解,妇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雌激素停止或减少分泌,就会加速骨质疏松;3、营养失调:钙摄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或嗜烟、嗜酒;4、遗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单纯补钙不能防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要预防骨质疏松,应当均衡营养、适度锻炼。饮食中要含有充分的钙质、维生素D以及其他养分,钙和维生素D是增加和保持骨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成分,而蛋白质及其他养分如磷、钠、镁等矿物质,也在维持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运动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这些都能阻止和减慢骨质疏松的进程。钙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将其吸收钙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对于人体每天需要摄入多少钙以及如何补钙,德国专家给出了如下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大约1000毫克钙,这也是人们拥有骨骼健康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钙摄入量。专家指出,200毫升牛奶,200克酸奶,30克1片的奶酪共两片,人们每天需要摄入的钙就来自于以上食品中。一些蔬菜和水果也是理想的钙源,西兰花、茴香、甘蓝、橘子和猕猴桃都是专家推荐的补钙佳品。此外,饮用每升水中钙的含量超过150毫克的瓶装矿泉水,也可以起到补充钙的作用。不过在摄入了足够的钙之后,人体还需要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将其吸收。人体中绝大多数维生素D都是当人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自己生成的,所以专家建议人们应该适当地晒晒太阳,而且最好采用在户外阳光下运动健身的方式,因为这样既可促成维生素D的生成,同时也可以强筋健骨。(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