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龋齿
中医治疗龋齿
2016-03-08
全球医院网
A +
出处
1.蛀齿。牙齿发生腐蚀性病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中大夫病龋齿。”张守节正义:“《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蜀羊泉》:“疗龋齿,女子阴中内伤,皮间实积。”2.牙齿外露。《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元膺为人猳喙龋齿,多材艺。”借指石榴裂露其子。清吴伟业《石榴》诗:“江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自注:“江南石榴多裂。”龋齿的发生与口腔不洁有关,但牙齿的位置不好,发育不良,牙面的沟裂等,都是食物残渣易于积存之处,是龋的好发部位,但须早防,早治。龋深则引发牙髓炎,根尖脓肿,进而侵犯牙糟骨等。龋齿的中医治疗1.若齿龈红肿热痛或有寒热,口有秽臭,或齿孔出脓,苔黄腻,脉弦数者,为风热实火,治以清泄阳明实热。方用:生石膏30克、竹叶6克、生山栀9克、银花16克、连翘15克、赤芍10克、胡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服。2.若齿龈不肿,其痛日轻夜重,徽寒不热,口无秽臭,齿根易于动摇,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为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生地25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柏6克、川牛膝9克、金石斜10克、肉桂3克,水煎服。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责任编辑:jbwq)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