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广州市各家幼儿园陆续迎来新生报到日。记者昨天从各大医院和多位家长处获悉,在新生入园体检中,有不少孩子查出患有散光。其中越秀区农林下路一家幼儿园,一个班30人中,竟然有14人查出单眼或双眼散光。
散光属于眼睛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导致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散光分为多种类型,幼儿阶段发现的散光主要属于先天性远视散光,矫治不力很容易造成弱视。新生儿个个是“大远视眼”,随着视觉发育的完善,到8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入园体检是孩子继出生后第二次重要的全眼检查。早发性近视、先天性远视散光等先天性屈光不正可导致弱视,通常在入园体检的节点上被发现。3到5岁是弱视的“黄金检测窗”。如果不在幼儿园阶段尤其是中班以前检测出来,后期矫治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甚至会丧失矫治弱视的机会。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是4到7岁,临床上经常遇到上了小学高年级才来治疗先天性屈光不正的孩子,由于视觉发育已经成熟,这些孩子只能接受终生弱视的结果。散光患儿该如何矫正视力呢?1.框架散光镜矫正应是首选的。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散光,配戴隐形眼镜的适应性尚不成熟。散光镜片含有柱镜成分,当双眼散光矫正时,两散光镜片的柱镜会产生双眼空间视觉效果。当两柱轴均在斜轴位时,就会产生物像空间变形效果,戴镜者会感到地面倾斜,物体扭曲变形等现象,不能接受矫正。故处方前一定要进行足够的试镜调整,原则上是:①散光度适宜,不能过矫;②在小角度斜向情况时,应将两眼的柱轴都调整为90º或180º。不必死扣在检影的几度轴差内,例如右眼负散光轴5º,左眼为175º,调试轴可均为180º,患者可能感到最舒适。这是因为在柱镜度准确的条件下,微小角的柱镜斜交叉产生新的散光已经是微量了,对视觉影响很小;相反,如柱镜在正确轴位时对单眼矫正是完善的,而双眼视时,其柱镜合成的空间扭曲易产生视觉不适,所以必须引起注意。否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乃至严重的神经精神性症状,在儿童青少年易影响学习。2.隐形眼镜矫正眼散光是指硬性角膜接触镜:近些年来报道的矫正眼散光越来越普遍。其矫正的原理就是利用接触镜与角膜表面的接触,由泪液填充了角膜表面的角膜散光,而镜片表面无散光,从而达到眼散光矫正的效果,这种镜片矫正散光效果甚好,尤其是斜轴散光或高度散光。可明显地消除双眼视觉的空间变形问题。对于不规则的眼散光,采用一眼RGP配戴结合双眼框架镜矫正,可达到同时矫正双眼不等像的问题。据报道,RGP矫正还有抑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效果。相关阅读:经常揉眼需当心散光教你如何判断散光(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