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折

骨折的复位手法有哪些?

2016-03-08 全球医院网 A +

骨折治疗的三太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复位是将已移位的骨折段恢复至正常或近似正常的解剖关系。如果使两骨折断端接触面(对位)和两骨折端在纵铀上的关系(对线)完全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即为解剖复位。临床上府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如果两骨折端对位欠佳,但对线基本良好,愈合后肢体功能正常.此属功能复位。有时经努力后仍达不到解副复位,功能复位也是可行的。常用的复位方法有手法复位、手术复位和持续牵引复位。

骨折的复位手法有哪些?

1.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损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且方法简单不需要较复杂的设备,特别适用四肢闭合性骨折。方法:先麻醉,消除患者疼痛;助手握住月折近端,术者握远端,进行对抗牵引,几分钟后肌肉疲劳而松弛即可复位。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按正、分骨、板正等手法。

2.手术复位手术复位又称切开复位,其最大的优点是能达解剖复伦,缺点是增加了局部损伤,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有潜在感染的危险c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骨折不愈合、合并血管和神经损伤以及手法复愤失败的骨折。

3.持续牵引复位持续牵引复伦既有复位作用,又有外固定作用。牵引杏皮肤牵引和骨牵引两种。皮肤牵引简称皮牵引,利用胶布粘贴于骨折远段的皮肤上。

此种牵引简单、方便,缺点是对胶4J过敏者在贴胶布处出现水疮,因此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一缺点是皮牵引之号较小。骨牵引是利用钢针贯穿于骨干内的牵引,此种牵引力大是其最大优点。缺点是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否则可致骨髓腔感染。牵引重量:上臂骨折骨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5—1/20、股骨骨折为1/7—1/10、小腿为1/10—1/15、颅骨牵引为l/6—1/10。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