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囊炎

胆结石当成胃病治疗

2016-03-08 全球医院网 A +

据医生介绍,患胆结石症的病人98%伴有胆囊炎,这些炎症的存在影响胆汁的正常成分,使胆汁在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这时,病人常常感到口苦、口干、消化不良、恶心,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时倍感腹部不适,常常被误认为是“胃病”,急性发作时,病人上腹部出现阵发性疼痛,继而出现持续性疼痛、寒颤发热、坐卧不安、面色苍白等。因此,当产生口苦、腹胀、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做仔细检查,以免耽误治疗时间。

案例:近几日,黄女士“胃病”又犯了,尤其是到了凌晨,更是痛得要命,同时还伴有上吐下泻的症状。此前,她一直吃胃药,这次实在疼得厉害,丈夫便连夜把她送到了医院。医生根据其症状作出了诊断——胆结石。并让黄女士做个B超和血常规,作进一步检查。检查出来的结果和医生的诊断一致,黄女士果然是患了胆结石,并有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临床常见的结石属胆固醇结石,如果直径是小于5毫米的小结石可尝试着服用改变胆汁成分的“熊去氧胆酸”药物。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促使胆石溶解。专家提醒说,尽管该药物能溶解结石,但有效率只有20%~25%,而且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源型胰腺炎等病症是不能用药的。

有统计资料表明,胆结石较多发生于40岁以上、肥胖者、生育较多的女性。因此,如符合这几点情况,特别是有“胃病”症状者,应作一次“B超”检查,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患上了“上腹不适”的胆结石症。(黄瑞香)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