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一聚会,总喜欢边吃边喝拉家常,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越吃越多,仔细一算,饭量比平时超出了很多。而吃完后,肠胃不适还是其次,关键是胆结石也会跟着找上门。肝胆外科专家王毅军教授介绍说,每年春节期间因为胆结石复发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都会增多。
胆囊是位于右腹肝脏下方的一个梨状器官,负责存储胆汁,并在需要时将胆汁释放入肠内,帮助消化。胆结石则是胆囊里的一种固体物块,大多由胆固醇形成,大的可以与高尔夫球媲美,小的则似沙粒。但由于胆结石不发作时并无明显症状,所以大多数胆结石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有胆结石。暴饮暴食诱发胆囊炎暴饮暴食的人,胆汁容易变得浓稠、容易结晶,也就易引发胆囊炎、胆结石。春节期间,如果过量进食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都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的急性发作。通常急性胆囊炎患者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如果病人本身就患有胆结石,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加重胆囊炎的症状,让患者痛上加痛。合理搭配饮食预防胆囊结石肝胆外科专家王毅军教授提醒大家在春节期间也应少吃油腻的食物,防止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生这是最理想的预防,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郁积,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另外,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零食与胆结石过年了,人们总是喜好准备些干果、话梅等零食,节日期间可以边看电视边吃各类零食,好是惬意,其实这是一种不利健康的坏习惯,这也容易引发胆结石。因为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麻将桌与胆结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大多也是以车代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或是要坐下长拉家常,或是要在麻将桌前大战一天,这样一来运动和体力都劳动少了,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就会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淤积,使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此外,春节期间人们早上起得都比较晚,因此许多人也就不吃早餐了,这会使胆汁分泌减少,胆汁的成分也发生变化,其中胆酸含量减少,而胆固醇在胆囊中沉积,便形成胆固醇结石。(责任编辑:黄瑞香)(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