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中风

八成缺血性中风发生在睡眠中

2016-03-08 网络 A +

导读:日常生活中,低血压的患者应该避免长期卧床。尤其是久病、身体虚弱的老人,下肢血管容易形成血栓,更要注意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

夏季高温致中风现象高发

这是因为高温时人体出汗多,血液黏度增高,皮下血管扩张,加之夜间睡觉时血流速度缓慢,血压又较白天低,管壁内膜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黏附及聚集,纤维蛋白容易沉积,本身黏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

八成缺血性中风发生在睡眠中

脑中风一般分为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血压偏低的人容易患上缺血性中风。患者都是当狭窄的脑血管发生完全堵塞,便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称为脑梗塞。

低血压最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由于体质虚弱导致低血压的患者,多见于女性,并有家族遗传倾向。而由于体位的变化导致低血压的属于体位性低血压,比如长时间站立时或从卧位改为站位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心悸等。

睡眠时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引起脑血管阻塞。这就是清晨醒来突然发现肢体偏瘫(中风)的原因。所以80%的缺血性中风发生在晚上睡眠中。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吃得少、胃肠道消化不良,抵抗力弱,所以最易发病。

夏季老年人还应避免过度贪凉

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同时,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