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卒中流行报告发布,卒中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大家都知道,卒中是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这是以往。近年来,卒中的发病人群开始低龄化,不少青壮年的血管也开始老化,20~30岁年轻患者也不在少数,所以防治脑卒中迫在眉睫。
卒中成居民第一死亡原因如何做好预防
专家表示,很多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因为没有及时就医治疗,从而导致更大的卒中风险降临。脑卒中有高血压、房颤、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很少体育活动、超重或肥胖、有卒中家族史等8个危险因素。如果符合3个以上,那么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需要到医院进行颈动脉筛查或进一步的检查,及早排除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卒中的发病。
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出现口歪眼斜、抬手无力、说话突然不流利等症状,应及时拨打120或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卒中这么危险,及早防治是关键,那么,如何做好预防?
专家指出,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另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根本原因是沉积在血管内壁的由“坏胆固醇”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造成局部脑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坏胆固醇”组成的斑块就像潜藏在血管内壁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生破裂,使动脉迅速被堵塞,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控制血脂,特别是“坏胆固醇”水平,对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公众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根据自身所处的风险等级,从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进而有效预防脑卒中的新发和复发。
相关阅读:预防脑卒中避免这些误区
1、脑卒中发病突然,无法预防。在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发展为突然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略。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脑卒中的来临,必须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2、每年春秋输两次液会预防脑卒中。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的方法是有效的。单靠短期静点一两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3、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脑卒中。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卒中,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小得多。
4、青年人不必担心会得脑卒中。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乃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5、血压降得越低越好。一些高血压病人在得知血压高后,往往很着急,希望能很快将血压降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高血压病人应将血压控制在低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和肾脏病的病人降压目标以低于130/80mmHg为宜。但对于合并脑血管狭窄的高血压病人,为保持充足的脑部供血,应将血压维持在相对高一些的水平。脑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时,如果将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所以对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6、血压高时服药、血压正常时就可以停药。很多病人在应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到正常就立即停药。结果停药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不但造成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加重了动脉硬化和对心脏、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应注重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大幅波动。
7、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能起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目前神经科门诊大部分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的治疗剂量偏低。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剂量为75-150mg/天,需要长期服用。如果每天的治疗剂量低于75mg,对于多数人不能达到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目的,而每日超过150mg,不但不能增大其预防血栓作用,反而会增加其毒副作用。那么阿司匹林早上服用好还是晚上服用好呢?目前并没有关于阿司匹林早晚服用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对照研究,从阿司匹林的药物机理方面看,早晨或晚间服用都可以。需要提醒的是,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不可以吃吃停,因为只有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
8、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发。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脑卒中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因此,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阅读推荐:
远离中风注意生活细节
世界卒中日:关注女性的卒中风险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