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石症

老年胆石症须防急性胰腺炎

2016-03-08 全球医院网 A +

老年人罹患急性胰腺炎,70%以上是由于胆石症所致。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一种联系呢?

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具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专家估计约有1/3的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胆石症,而胆石症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小胆石在排出时产生的机械作用可刺激十二指肠壶腹部的括约肌,导致痉挛,或在十二指肠壶腹部形成梗阻而引起十二指肠壶腹部水肿。由于十二指肠壶腹部的开口是胆汁、胰液排出的共同开口处,一旦壶腹口变窄或阻塞,后果之一便是引起胆汁反流,造成胆管内形成高压,使得胆汁逆向流入胰管内,激活胰液中的胰脂肪酶而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后果之二便是引起胰管内压不断升高,使得胰液反流、外溢,激活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而对胰腺本身产生自身消化作用。胰腺自身消化的过程会产生化学性炎症,即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将这种与胆石症相关的胰腺炎称为胆石性急性胰腺炎。

临床观察表明,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总数的50%~70%,其中以胆囊结石梗阻最为多见,约占70%~80%;其次为胆总管下端小结石梗阻,约占20%~30%;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极为少见。

胆石性急性胰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50~7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女性是男性的2倍。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肩背放射痛或束状感等。主要体征是右上腹或剑突下压痛、肌紧张以及出现黄疸等。化验检查可见血象升高,特别是血和尿的淀粉酶上升具有早期诊断价值,通过B超检查可达到确诊目的。

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初期多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通过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禁食禁水、防止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营养支持等措施缓解胰腺炎症。当急性胰腺炎症状被有效控制后,即可考虑胆囊及胆总管内取石手术,以防再次发作。

老年胆石症4特点

1.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老化,免疫力低下,对炎症应激能力减退,临床表现与病变严重程度不符。

2.由于胆囊收缩能力降低以及奥狄括约肌功能不良等,使肠道内细菌上行感染的机会增加,胆道感染发生率高。

3.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症状凶险。易引起胆囊积脓、胆囊缺血坏死穿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甚至并发腹膜炎,休克发生率可达50%以上。

4.常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甚至几种合并症同时存在。

(责任编辑:黄瑞香)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