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心衰的发病率与日俱增,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早期心衰的表现:第一: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活动及劳累时尤甚。还有的在夜间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瘀血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由于老年人多有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支、肺气肿等)病史,因而当心衰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二者如何区别呢?心源性咳喘与体位关系密切,卧位时症状重,坐(立)位时症状轻,并且常常在夜间发作。第二:尿少、浮肿貌似肾脏疾病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加,肾好于白天的缘故。与肾脏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肿多从人体下垂部位(足踝、小腿)开始,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另外,心源性水肿病人尿常规多属正常,且同时伴有心衰的其他症状和体征。第三: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等。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当然,由心衰继发的水、电解质紊乱,引起脑代谢异常,也是导致精神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不注意鉴别,很容易被误诊为老年性精神病、脑卒中、脑肿瘤等。第四:纳差、腹胀、腹泻貌似胃肠炎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右心衰。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瘀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疼、腹泻。如果不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右心衰一般有肝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等阳性体征),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心衰的分类:心衰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第五:其他1、低于正常活动量时,即感到胸闷、气促或心慌;2、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息。入睡后1~2小时,突然憋醒,伴有呼吸急促及喘息,坐起30分钟或更长时间,方能缓解;3、下肢或全身浮肿,一按一个“坑”。全身静脉回流不畅,说明患者已发生右心衰或全心衰;4、夜间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即感胸闷、气短,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方才舒适。左心衰:(一)症状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1)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2)端坐呼吸肺淤血到一定程度,患者不能平卧。高枕位,半卧位或者端作可使憋气好转。(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已入睡后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啸鸣音,称“心源性哮喘”。大多端坐休息后可自行缓解。(4)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哮喘进一步的发展,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2.咳嗽、咯痰、咯血开始常见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3.乏力、疲倦、头昏、心慌。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的症状。(二)体征1.肺部湿性罗音随病情由轻到重,罗音可由局限于肺底直至全肺,患者取侧卧位则垂的一侧罗音较多。2.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慢性左心衰的患者一般均有心脏扩大(单纯舒张性心衰除外),肺动脉瓣区s2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右心衰:(一)症状1.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二)体征1.水肿特征为首先出现于身体最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可有胸腔积液。2.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3.肝大常伴有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和大量腹水。4.其他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可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全心衰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后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往往不很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以上就是心衰的症状,预防心衰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希望本文对读者能有所帮助!(责任编辑:李卢俊)(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