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血压肾病一般的高发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
治疗高血压肾病应首先降压“随着高血压患者的逐年增加,高血压肾病也逐年增加。”专家介绍,高血压肾病指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血压发生高血压肾病,一般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主要症状是夜尿增多,逐渐出现蛋白尿,可以出现轻度浮肿,同时出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一般病程进展缓慢,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在治疗方面应首先降压,达到降压指标,一般可以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加用一些中药治疗,低盐饮食。高血压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1、改变饮食习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进行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限制某些食物,这样才能符合营养要求,提高生活质量。2、控制热量供应:合适的热量应该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还能改善代谢紊乱。3、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高血压肾病患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盐腌食品;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也应少吃。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调节体内代谢有益,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补充剂。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高,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供给。因此,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决定蛋白质摄入量: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0g左右;如果出现血肌酐、尿素氮等明显异常,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减少为每日20~40g。(责任编辑:林雨芬)(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