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感冒

感冒如何合理用药?

2016-03-07 全球医院网 A +

感冒的症状诊断

从感染病毒到临床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感冒患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感冒多数起病急,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1~2天后,由于炎症向咽、喉部位发展,会相继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痰少,为白色粘痰。

合并眼球结膜炎时,还会出现眼痛、流泪、怕光。除上述症状外,还常伴发轻重程度不一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全身疲软无力、腰痛、肌痛、腹胀、纳差,甚至出现呕吐、腹泻。有些患者,口唇部还可出现单纯疱疹。

大部分儿童1年中可患普通感冒3-6次,约10%左右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年中可发生普通感冒达8次以上。

本病一般为自限性,通常3-7天,个别达10天。咳嗽占30%、流涕占35%,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常只有鼻炎的表现。

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合理用药原则为:当未并发化脓性的中耳炎、鼻窦炎等细菌感染时,普通感冒不宜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包括休息、供应充足的水分、退热、减轻卡他症状等;鼻分泌物呈粘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炎,无须使用抗生素,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考虑细菌感染,积极寻找感染部位的同时,加用抗生素。(责任编辑:郑晓凤)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