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组遗传性或获得性尿酸代谢失调的疾病,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类型。其临床特点为血尿酸增高,尿酸结晶沉积于软骨、骨关节而诱发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皮下组织及肾脏,则形成痛风石和肾尿酸结石。痛风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临床表现:急性关节炎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因外伤、手术、感染、饮酒、高蛋白饮食、过劳、精神紧张而诱发。初期单关节受累,以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小关节、踝、足跟、膝、腕、肘和指关节。极少发生于骨盆、脊柱等处的关节。全身症状有发热、头痛、脉搏加快等,局部可有红、肿、疼痛等症状。急性发作数周后,症状可完全自行缓解。若无适当治疗,发生次数逐渐增多,间歇期逐渐缩短,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逐渐破坏,失去运动功能。体格检查:受累关节局部红、肿、热、压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偶见肿大处破溃,可见白色牙膏样内容物。部分患者可触及痛风石,好发部位为耳廓及手指小关节周围。实验室检査:痛风患者都伴有血尿酸盐的增高,但由于尿酸本身的波动性(如急性发作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利尿酸作用加强),及进水、利尿和药物等因素影响,有时检测血尿酸盐可以正常,须反复检査才能免于漏诊。ⅹ线检査:早期骨关节无明显变化,晚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规则。关节软骨下骨可见圆形或不规则透亮区,也可以呈虫蚀样、囊状或蜂窝状,病变周围骨密度升高,界限较清。这提示尿酸盐沉着和骨质破坏吸收点,有诊断意义。痛风结石可表现为钙化阴影。以上就是对痛风的临床表现的介绍,了解这些临床表现,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痛风,及早医治。(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