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癌症

口腔里出现“斑”是怎么回事

2016-03-07 全球医院网 A +

白斑:指在口腔黏膜表面发生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不能被擦掉,在临床及病理上不能据此诊断为其他疾病。对白斑的预防,首先是早期发现,去除刺激因素,少食辛、辣、烫食物,检查免疫状况等。

红斑:指口腔黏膜上出现的鲜红色、光亮似无皮样斑块,在临床和病理上不能据此诊断为其他疾病,不包括局部感染的炎症性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溃疡时疼痛。其预防与白斑一样。

扁平苔藓:一种皮肤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同时或分别发生在皮肤、黏膜、指(趾)甲及生殖器。目前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吸烟、局部刺激等有关。口腔扁平苔藓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有涩感、烧灼感、黏膜粗糙不适。预防主要是尽量减轻精神负担,力求生活有规律。怀疑恶变时,应及时活检确诊治疗。

乳头状瘤:一种良性上皮肿瘤,多由慢性机械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口腔黏膜乳头状瘤呈乳突状突起于黏膜表面,高低不平,边界清楚。如果发现口腔乳头状瘤在白斑基础上发生,则有较大恶变倾向。恶变时,局部生长迅速,出现溃疡、出血和疼痛。乳头状瘤为交界性肿瘤,手术切除不彻底的话,容易复发或癌变。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