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一定要遵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指南来进行治疗。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指南是什么呢?
一、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病情进展很快,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只需要半年至一年工夫,就可以发展为关节畸形,致人残疾,甚至还可会造成内脏的损害!一旦出现全身外周关节疼痛,例如手、脚、肩、肘、膝等关节的肿痛,尤其是手部小关节的肿痛,以及晨僵(早起双手握拳费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于风湿免疫科。二、定期随访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不可根治,往往伴随患者终身,随时有发病可能。因此,必须密切监控病情发展,这就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这需要患者要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专科医生通过全面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查后为病人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年龄、脏器损害、病情轻重、就医早晚、肝肾功能等)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生还要随时监测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调整药物,减轻关节疼痛及炎症,保护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病情稳定后,医生还需要酌情药物减量,甚至考虑是否停药。这些都需要病人与专科医生间的紧密联系。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保持每两个月与医生的随访。三、坚持治疗类风湿的治疗和控制原则上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患者需要终身进行控制疾病的工作。既然这是一个长期工程,就需要患者有坚持下去的毅力,不能半途而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应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和其他治疗等。一般治疗:适当的休息、理疗、体疗、外用药、正确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药物治疗:(1)非甾类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改善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3)生物制剂:是目前积极有效控制炎症的主要药物,减少骨破坏,减少激素的用量和骨质疏松。(4)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5)植物药制剂:雷公藤、白芍总苷,对缓解关节肿痛有效,是否减缓关节破坏尚乏研究。外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内科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类风湿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很多灵丹妙药不过是一些掺杂着大量激素的止痛剂,固然可以使关节疼痛很快缓解,但是对关节有损害,而且很容易反复,并形成依赖,带来巨大的副作用,例如骨质疏松、外形变化、高血压、高血糖等等。一般来说,长期坚持规范地应用控制类风湿的药物,已经被证实行之有效。有许多类风湿的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规范用药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治疗时,一定要遵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进行,不可自己胡乱用药,要征求医生意见。(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