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

2016-03-07 全球医院网 A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危害着大家的健康,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呢?除了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还有哪些疗法可以减轻病痛呢?

一、理疗

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达到消炎、去肿和镇痛作用,同时采用锻炼以保持和增进关节功能。理疗方法有下列数种: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理疗后同时配已按摩,以改进局部循环,松弛肌肉痉挛。

平常还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锻炼的目的是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消退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规律地作主动或被动的关节锻炼活动。

二、针灸

针灸治疗可参考风湿性关节炎。另外可采用耳针,在耳壳探查压痛点,以痛点处作为针刺点,采用强刺激手法,效果亦佳。

①体针

取穴:主穴: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脾俞、肾俞、小肠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丘墟。配穴:上肢受累加天宗,下肢受累加秩边。

操作: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小肠俞、委中等穴均用徐疾泻法;脾俞、肾俞、太溪等穴均用浅刺轻捻补法;足三里用徐疾补法;阳陵泉、丘墟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天宗用“合谷剌”,使感应向肩部放射。秩边穴用“输刺”,使感应向下肢放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②蜂针

取穴:上肢:肩榭、蠕俞、肩井、曲池、少海、外关、中渚等;下肢:风市、阳关、犊鼻、委中、阴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腰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等。

操作:a.过敏试验:上午先予一只蜜蜂螫刺病人腰椎一侧皮肤,10秒钟后拔出。若无明显反应,下午在另一侧皮肤上再用一只蜜蜂螫刺,1分钟后拔出。若半小时内仅有轻度反应(红肿范围直径在5毫米以内),体温、血压、尿常规无明显变化者,为阴性。若呈中度局部反应,须进行脱敏后,再行治疗。b.具体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轻轻夹住蜜蜂头部,使其腹部末端接触皮肤,蜜蜂即弯曲腹部伸出尾部的钩针刺人。30分钟后用镊子拔出螫针,再行局部消毒,每日1次,蜜蜂只数可逐渐增多,最多一次用20余只。

③铺灸

取穴:督脉(大椎穴~腰俞穴)。

操作:敷药制备:斑麝粉(50%麝香,20%斑蝥粉,15%丁番粉,肉桂15%)1~1.8克,去皮大蒜500克捣烂成泥,陈艾绒200克。

病人俯卧裸露背部,在脊柱上作常规消毒,涂上蒜汁,在脊柱正中线撤上斑麝粉,并在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处铺敷2寸宽、5分厚的蒜泥一条,然后在蒜泥上铺成长蛇形艾炷一条,点燃艾炷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烧灼。燃尽后再继续铺艾炷施灸(一般以2~3壮为宜)。灸毕移去蒜泥,用湿毛巾轻轻揩千。时间在夏暑三伏天,以白天为宜。灸后起泡可用消毒针挑破,用药棉揩干,再涂上龙胆紫。

④穴住注射

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阳池、合谷,以曲池、外关穴为主;下肢:鹤顶、阳陵泉、犊鼻、绝骨、解溪、昆仑、太冲,以阳陵泉为主;腰背:大椎、身柱、大杼、至阳、命门,以大抒穴为主。

操作:药物:追风速注射液(由凤仙、透骨草、骨碎补等药制成)古每次穴位注射时选用3~6穴位,每穴注射药液0.5~0.8毫升,10次为一疗程。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清楚了吧。一般说来早期即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恢复大多较好。起病急的优于起病缓者,男性较女性为好,仅累及少数关节而全身症状轻微者,或累及关节不属对称分布者,往往病程短暂,约有10%~20%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成残废。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严重晚期病例可死于继发感染。因此,要积极耐心地接受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