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脑梗塞的发病率的升高,脑梗塞已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生活中常听某某人不幸得了脑梗塞,那么,他们是怎么在医院被确诊为脑梗塞呢?关注脑梗塞的朋友不妨一起来了解相关疾病知识。
脑梗塞的诊断标准:(1)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2)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3)一般发病后1~2日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4)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6)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7)CT检查发现脑梗塞部位。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常见的检查方法如下:1、静止视网膜动脉压测定:当一侧颈动脉有狭窄时该侧视网膜动脉压应降低。如果视网膜动脉压并不降低,则说明该侧颈内动脉的灌注压不低。这是脑梗塞的诊断之一。2、脑局部血流量测定:吸入133氙,或经静脉注入体内然后用rCBF仪测定脑各部的局部血流量,从而可以测出脑缺血的精确部位并有助于估计脑缺血性损害的程度。这也是脑梗塞的诊断方法。3、多普勒超声探测:可用以测定颈部动脉是否有闭塞及眼动脉的血流方向是否有逆转。这也属于脑梗塞的诊断方法。温馨提示:脑梗塞患者的饮食方面很重要,平时不仅仅要注重食物的营养搭配,也要避免吃那些不利于脑梗塞治疗和康复的食物。如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最后祝大家健康。(责任编辑:章桂馥)(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