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性病

淋病的传播和原理

2016-03-04 网络 A +

淋球菌好侵犯单层柱状细胞(如:前尿道、子宫颈)及移行上皮细胞(如:后尿道、膀胱三角区),而复层鳞状细胞(如舟状窝、成人阴道粘膜)对淋球菌有很强抵抗力,因此淋球菌首先是入侵前尿道或宫颈粘膜。淋菌进入前尿道或宫颈后,藉助其菌毛,蛋白Ⅱ和IgA分解酶迅速与尿道的柱状上皮或宫颈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的鳞状上皮粘附,淋菌外膜蛋白Ⅰ即转移至尿道或宫颈的上皮细胞膜,继而淋菌即被该处的上皮细胞吞饮,并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崩解。然后淋菌逸至粘膜下层,通过其内毒素脂多糖与补体,IgM等协同作用,于该处产生炎症反应,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红肿糜烂脱落,出现尿道或宫颈口脓性分泌物。若不及时治疗,淋菌可进入尿道或由宫颈向上蔓延,可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或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严重者可经血行播散引起淋菌性败血症。而当淋菌侵入前列腺等腺体组织后,多转为慢性淋病,易反复发作。当粘膜坏死后,由鳞状上皮或结缔组织修复,可引起尿道狭窄、输精管及输卵管狭窄甚或闭锁,继发宫外孕和男女不育不孕症。

(一)传染源

淋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患者均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中轻症或无症状的淋病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首先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成人淋病几乎都是通过不洁性交感染。女性与患淋病男性性交后,感染机会可高达90%以上;男性与患淋病的女性一次性交后可有20%的感染机会,如性交次数增多感染机会亦相应增加。除性接触传播外,还可通过非性接触传播,如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用品(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马桶等)间接感染;孕妇淋病患者当羊膜破裂,可继发羊膜腔内及胎儿感染;新生儿经过患淋病的母体产道时常可引起淋菌性眼炎;另外尚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和器具引起医源性感染。

(三)流行情况

淋病在世界广泛流行,尤其是欧美、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性病。

我国解放初期梅毒占性病的第一位,淋病占第二位。60年代中期性病在我国大陆基本消灭。80年代性病重新传入我国后,淋病在性病发病中占首位。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