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焦虑症

专家支招 解决考试焦虑症

2016-03-04 全球医院网 A +

临近中高考,心理调节的问题又一次受到家长的关注,每年的考试中,都有学生因为紧张不能正常发挥,不仅平时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更有可能因为大考中的失利影响前途。孩子到底为什么会紧张?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心得。

在我的毕业班中有一个叫蒋区的学生是个文静的女孩,她学习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肯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各科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怕考试。一拿到考卷,手心就出汗,情绪极度紧张,所以总是不能发挥最好的水平。她自己也很苦恼,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明明自己付出了,可为什么没得到应有的收获呢?

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所有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了考试心理调查,发现15%的同学回答是:心情很紧张;22%的同学回答是:有点紧张;46%的同学回答是:有信心、不紧张;另有16%的同学对考试持‘无所谓’的态度。总的来说约有一半的学生对考试的态度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我们知道,造成考试紧张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考前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感觉身体不适等。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等等。而蒋区同学是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

我提前告诉学生们,考试之前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而加重自己的紧张情绪。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静下心来,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从而引起考试焦虑。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

在平时教学中,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考前让学生进行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比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让自己在精神上尽量放松。

考前还可以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

能否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和参加考试,会直接影响学生智能水平的发挥和考试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除了复习不够充分之外,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恐惧、焦虑、马虎、精力不集中、审题失误、时间把握不好等。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挫折。因而,不论是从提高学习成绩还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虑,考试心理辅导都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使学生能从容的面对各类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