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初春季节容易失眠,也有人时常犯困。而哪些“倒床就睡”的同志们更是受到“景仰”。很多人认为这样“一觉到天亮”的人睡眠好,身体自然就好,事实上并非如此。
“倒床就睡”或是某些疾病征兆人从上床准备入睡至脑波显示进入睡眠状态,一般需时15至30分钟,时间太短或太长其实都是异常征状,太长就是人们熟悉的“入睡困难型失眠”;但太短则常被人们忽略和误解。实际情况是,“倒头就睡”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讯,是疾病到来的前兆。台湾睡眠医学会5月底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只有严重睡眠不足或患有某些睡眠紊乱症的人,才拥有“立即入睡”的本领。这些人不仅能在床上“倒头就睡”,甚至坐着或站着都能入睡。台湾睡眠医学会监事吕政翰表示,在台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病率约为3%,但大多数病人都不知道。等到发病久了,才来睡眠门诊寻求治疗,这时长期处于睡眠缺氧的脑部与中枢神经,可能已经遭到较深程度的伤害,失去了早期治疗的黄金时机。好习惯可缓解病症虽然患者都迫切希望摆脱这种病症的困扰,但切忌乱投医。很多小广告都声称有特效药或是先进仪器能治愈OSAS,这其实犯了常识性错误。OSAS是一种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慢性病,可以控制但很难根除。美国睡眠医学会提供了以下几种一般性治疗方案:维持理想体重;睡前避免喝酒,酒精会抑制呼吸,使睡着后呼吸中止的情形更频繁严重;避免服用安眠药,它会抑制呼吸,降低喉部肌肉的反射,加重病情;采用侧睡姿势,因为一些人只有在平躺时才会有呼吸中止,但这种方法只对部分患者有效;用一些减轻鼻塞症状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用来扩张鼻子通道,减少打鼾,但只改善鼻部气流的流通性,无法解决严重的打鼾或明显的睡眠呼吸暂停。(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