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痛经

中医食疗法帮您解决痛经问题

2016-03-03 全球医院网 A +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各种体质又导致有不同类型的痛经,专家在此对各种类型的痛经及其中医食疗法作出总结。

在祖国医学中,临床上常见的痛经类型分成以下几种:

1.气滞血淤型

工作紧张的上班族,或善感、多虑、易发脾气的女性多见。这类女性经血量少,血色多为紫暗色同时夹带有血块。血块排出来后,经痛就会相对减轻。

2.寒湿凝滞型

多发于喜欢喝冷饮的年轻女孩,平常手脚冰冷、畏寒的妇女也会有这种情况。常伴有怕冷、身体疼痛以及大便稀软等现象。热敷后痛感会减轻。

3.气血虚弱型

常见于平时体质虚弱,或大病久病之后的妇女。特点是月经量少、颜色较淡,常感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按压后腹部会比较舒服。

痛经的中医食疗法

一、气滞血瘀型

1.气滞型的痛经患者,平常可多饮玫瑰花茶。做法很简单:玫瑰花数朵、红糖少许置于杯内,冲沸后,盖泡片刻,代茶饮。玫瑰具有理气解忧、和血散瘀的功用。

2.血瘀型患者,可将益母草25~50克、玄胡5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入锅再煮片刻即可。去药渣,吃蛋喝汤。月经前每天一次,连服5至7天;也可用桂皮10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水煎。月经来之前分两次温服。

二、寒凝经滞型

1.当归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200克,一起放在电锅里炖。吃羊肉喝汤。

2.肉桂10克、小茴香15克、麦芽糖适量、清水煎服。月经前三日服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