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即经期前后或行经期发生的无其他原因的腹部剧痛,常见的病因有精神紧张、子宫发育不良、贫血等。中医认为多由于气滞血淤、寒邪凝滞或气血虚弱造成。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治疗痛经的偏方。
正确饮食习惯防治痛经易消化,富营养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忌生冷,宜温热月经期如食生冷,一则伤脾胃碍消化,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易生内寒,寒气凝滞,可使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忌酸辣,宜清淡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偏方缓解痛经气滞血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下腹胀痛,拒按,面色暗滞。丹参15克、玄胡索10克。共研细末,每次以温开水吞服5克,每日3次。姜黄、木香各30克,肉桂10克。研细末,米醋调和做丸,每粒3克,行经期每日早晚以白开水吞服1粒。红花100克,放入500毫升60度白酒中浸泡7天。每日以红花酒15毫升,兑入25克红糖,加温开水50毫升饮用。山楂、红糖各30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服。五灵脂6克,酒制香附10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服。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寒邪凝滞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和经期下腹部冷痛,得温则减,身体怕冷,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小茴香10克,当归12克。水煎取汁,每次月经前3天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3剂。艾叶1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6剂。艾叶、炙香附各10克,红糖50克。水煎服,每次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6剂。制附片(先煎1小时)、艾叶各6克,当归10克。水煎服,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6天。生姜15克,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气血虚弱型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后腹痛,喜按,经量少、色淡,面色苍白,体弱。当归15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炖汤,食肉喝汤。可常食用。益母草15克,当归12克,红糖3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常服。红参10克,丹参15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党参、元胡各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常服。当归、白参各30克,红花15克。将上3味放入500毫升60度高粱酒中,浸泡7天后服,每天中、晩各服10~15毫升。当归12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常服。相关阅读:五种民间食谱助你缓解痛经(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