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指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炎症。
由于解剖上的特点,子宫经阴道与外界相通,易受病菌入侵感染。一旦发生感染,病原体可沿输卵管黏膜至卵巢达盆腔,引起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起病急、病情重、腹痛明显,常伴高烧。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所致,有时也可隐匿起病,无急性盆腔炎史。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有急性发作。临床表明,慢性盆腔炎实际上是急性盆腔炎的后遗症,造成了盆腔组织的粘连增厚,输卵管阻塞,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再次发病,患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有以下八种措施:一、注意经期卫生,预防感染盆腔炎。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宫颈口开放。如不注意卫生,可导致病菌上行性感染,引发盆腔炎。因此要避免经期性生活、游泳、盆浴,不要应用不洁卫生垫,防止感染盆腔炎。二、注意性生活卫生,远离性病病原体感染。盆腔炎多发生在性生活活跃的妇女,尤其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繁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性疾病者。这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防御机制减弱,并且性伴侣有性传播性疾病时容易通过性交受到感染有关。因此,要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部;如患性传播性疾病,治愈前,禁止性生活,远离性病病原体感染。三、养成良好的阴部清洁习惯,是远离盆腔炎的重要保证。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清水清洗外阴。不要用肥皂或各种护理液药水等洗外阴,以免影响阴部的自身防御机制。要做到专人专盆,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更不建议用冲洗器来冲洗阴道内,这样不仅容易破坏阴道内的自身防御机制,引起菌群失调,导致感染,还有可能在冲洗液压力过大时,将带菌的冲洗液直接灌注入子宫腔内,导致急性盆腔炎。研究表明,经常做阴道冲洗的妇女盆腔炎的发生率高。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要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更不要图省事垫护垫,一来护垫会影响会阴部的透气呼吸,容易滋生细菌感染,二来也有可能用到卫生不达标的护垫,就更容易引起感染了。四、及时治疗外阴道炎,防止病原菌上行性感染。外阴阴道炎是很常见的妇科病。如果您出现外阴阴道的瘙痒、白带增多、色黄、呈豆渣样、或水样、有臭味等性状改变,就可能是患上了外阴阴道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不要忌医、自行用药,更不要听信小广告乱投庸医;延误诊断及治疗,使感染上行扩散,导致盆腔炎。(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