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是许多妇科疾病所共有的一个症状,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中的某一环节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按引起闭经的病变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下丘脑性闭经。那么,闭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血隔”。
闭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中医中药治疗:祖国医学将闭经分为肾虚、寒湿凝滞、气血亏损、气滞血瘀、痰湿及血枯六型,可根据病症辨证施治进行治疗。(二)对症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安排生活、工作。避免精神紧张,消除不良刺激;增加营养,去除慢性病灶,消除患者顾虑,增强信心。哺乳期过长使子宫萎缩者,应立即停止哺乳。对引起闭经的器质性病变,应予治疗。(三)激素治疗1.调整月经周期:使用性激素促成撤药性出血,起到精神治疗目的。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对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先天性性腺缺如。性腺发育不良或卵巢以上部位病变,均可用此法。一方面可使子宫内膜能合乎生理性剥脱,另一方面能刺激卵巢及垂体间的正常反馈机制。用法:乙烯雌酚0.5~1mg,每日一次,连续21天,后5天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停药2~7天内发生撤药性出血,从出血第5天起再开始第一个周期治疗,用药同上,重复3~6个周期。2.诱发排卵:在调整月经周期后,采用诱发排卵。方法很多,大多数促排卵药物的效果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⑴克罗米芬(氯菧酚胺)是一种非甾体制剂,其作用尚未明确,可能作用于下丘脑部位,与雌激素竞争受体。刺激内源性LHRH释放,促进垂体分泌FSH及:LH,诱发排卵。适用于体内有雌激素而无排卵者。其排卵率及受孕率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对雄激素水平低落、子宫萎缩者,宜先用小量雌激素后,可增加排卵成功率。用法:克罗米芬50mg,每日一次,连服5天,从月经周期第5天或黄体酮引起的撤药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停药后3~8天排卵。若无排卵,可于用药第20天加用黄体酮20mg,每天肌注一次,连续5天,使发生撤药性出血。出血后第5天开始第二周期治疗,但克罗米芬可加大量至100mg,连服5天。若仍无排卵,应改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例如克罗米芬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克罗米芬后第3~4天加用hCG5000IU,肌注一次,目的是为了人工造成或加强LH高峰。连续观察5~6个周期。治疗期间应测基础体温,以观察有无排卵。⑵促卵泡成熟素(hMG):刺激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适用于垂体功能不全,促性腺激素水平低落而卵巢反应功能正常者。hMG(1支含促卵泡成熟:75IU;黄体生成激素75IU(每日肌注一支,连续7~14天。可使雌激素分泌明显增高,诱发LH分泌而致排卵。用药时观察宫颈粘液结晶,5天内无结晶出现,可酌情增加药量。同时测定尿雌激素及B超监测卵泡发育,若宫颈粘液出现典型单齿状结晶、尿雌激素总量达50~100mg/24小时,卵泡直径达:20mm时,可肌注hCG3000~5000IU,连续3~4天,hMG使用过量可产生腹痛、头痛及卵巢增大,甚至囊性变成破裂,遇此情况需停药。⑶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适用于内源性LHRH不足所造成的闭经及垂体反应正常,滤泡发育良好者。排卵作用强。对垂体性、卵巢性闭经无效。用法:模拟LH-RH的脉冲工释放生理现象,采用间歇性小剂量给药。静脉或皮下每60~90分钟注入5~10µgLHRH,效果良好。(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