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产后出血要如何处理

2016-03-03 网络 A +

在正常分娩后,即在婴儿与胎盘都离开母体之后,子宫就会收缩,流血量也会减至一般经期时的血量。但产后流血超过500毫升就不是正常的出血,而为产后出血。那么,发生产后出血要如何护理呢?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

一、软产道裂伤出血的处理

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地止血。

1、宫颈裂伤:疑为宫颈裂伤时应在消毒下暴露宫颈,用两把卵圆钳并排钳夹宫颈前唇并向阴道口方向牵拉,顺时针方向逐步移动卵圆钳,直视下观察宫颈情况,若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可不予缝合并不作宫颈裂伤诊断,若裂伤深且出血多需用肠线或化学合成可吸收缝线缝合。缝时第一针应从裂口顶端稍上方开始,最后一针应距宫颈外侧端0.5cm处止,以减少日后发生宫颈口狭窄的可能性。若裂伤累及子宫下段经阴道难以修补时,可开腹行裂伤修补术。

2、阴道裂伤:缝合时应注意缝至裂伤底部,避免遗留死腔,更要避免缝线穿过直肠,缝合要达到组织对合好及止血的效果。

3、会阴裂伤:按解剖部位缝合肌层及黏膜下层,最后缝合阴道黏膜及会阴皮肤。

二、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处理

如患者所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为妊娠禁忌证,在妊娠早期,应在内科医师协助下,尽早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于妊娠中、晚期发现者,应积极治疗,争取去除病因,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分娩期已有出血的产妇除积极止血外,还应注意对病因治疗,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等,如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尽力抢救。

三、产后出血的预后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还可能合并输血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肝炎、AIDS、后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Sheehan"s综合征)。近年来还有关于产后出血产妇发生丘脑功能低下和糖尿病的报道。故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

温馨提醒:面对疾病,不必惊慌、烦恼,只要选择正规妇产科医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疾病的特点,把预防保健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定期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科学地自我调护,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与预防的目的。(责任编辑:黄晓春)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