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肛裂

慢性肛裂的治疗方法

2016-03-03 全球医院网 A +

慢性肛裂的治疗也是有它的治疗原则的。慢性肛裂的治疗原则就是要先保持大便的通常,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获得了足够的纤维素后有利于消化、制止疼痛并且中止恶性的循环之后,采用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肛裂的治疗方法。

(一)保持大便通畅

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和改变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的发生。

(二)局部坐浴

排便前后用1∶5000温高锰酸钾涂液坐浴,保持局部清洁。

上述的治疗方法如果依旧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以下的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

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2.内括约肌切断术

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种。

⑴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截石位或俯卧位,在局麻或全麻下,用双叶张开或肛门镜显示后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自肛缘到齿线,长约1.5cm,内、外括约肌间之组织也应分离,有时也切开外括约肌下部,以利引流。如有炎症肛窦、肥大乳头或外痔,可同时切除。伤口开放,自行愈合。但伤口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影响肛门功能不良者,不宜行此手术。

⑵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

摸到括约肌间沟后,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2cm孤形切口,用弯血管钳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用两把弯血管钳夹住内括约肌下缘,并向上分离到齿线,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剪除一部分送活检,证实是否为括约肌,两断端结扎止血,用丝线缝合皮肤。该法优点: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切断肌肉完全,止血彻底,并能取组织做活检。

⑶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

局麻后,摸到括约肌间沟,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该法优点:避免了开放性的伤口,减轻痛苦。伤口愈合快。缺点:切断肌肉不够完全,有时易出血。因此该手术只适合于有经验的医生。Marti(1994)主张在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中将B超旋转探头插入肛管直肠内,在切断肌肉后立即用B超旋转探头检查内括约肌是否已剪断,并能查出其范围,此探头可免除术者手指插入直肠,而帮助手术操作。以上两法都可同时切除外痔和肥大乳头。(责任编辑:BoBo)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