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或直肠腔与肛门外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祖国医学认为,凡孔窍内生成瘘,脓水淋漓不止,久不收口,称之为漏,又名痔瘘,漏疮等。
正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痔疮篇》所说:“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久不止者,为漏。”一般由内口、管道和外口组成,也有只有内口或外口者。内口多为原发性,多数位于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不只一个。本病不论性别、年龄以及体质的强弱均可发生,发病率在肛门疾病中仅次于痔疮。肛瘘的病理表现有哪些?①内口:是肛门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的入口,多数在肛窦附近,80%在肛管后正中线两侧的肛窦发生。由坐骨直肠窝和肛门部来的血管,在肛管后方正中线两侧进入直肠,感染常沿血管周围蔓延,因此,内口多在肛管后部中线两侧。②支管:主瘘管引流不畅,或反复感染,均可发生很多支管。探清支管对手术效果极为重要。③瘘管:连接内口与外口的管道,形状各异,可有一个,也可有多个分支。④外口:是肛门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的口,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多数距肌门约2~3cm。其距肛门远近不定,数目不一,可凹陷,也可突起;可伴有肉芽组织,红紫色,潜行性边缘,形状整齐,且外口较大者多为结核性瘘管。(责任编辑:吴金妹)(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