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肾是泌尿系形成结石的主要部位,其他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原发于肾脏,输尿管结石几乎均来自肾脏,而且肾结石比其他任何部位结石更易直接损伤肾脏,因此肾结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我国2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肾结石患者。虽然此病短时间不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长期不治疗的话,就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预防肾结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由的专家为您介绍。中药治未病防石于未然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中药预防结石的方法,比如说,金钱草有通淋、利尿的作用,可以用沏茶或者用水煮的方法,定期服用,可以起到预防结石的作用。玉米须也有利尿、消食的作用,用水煮后经常喝,预防结石的发生。另外,核桃也是一味药,核桃里有一种叫丙酮酸的物质,丙酮酸可以抑制尿里面的黏蛋白和钙结合的作用,可以使钙不沉积在泌尿系统中,和结石的晶体络合,就起到防石的作用。以及大家经常吃的木耳,木耳有植物胶体,植物胶体可以促进尿中的胶体增加,使形成结石的晶体不容易饱和析出,这样的话,结石就更容易排出。此外,临床常用的尿石通丸,排石颗粒等中成药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尤其对结石发生的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注重饮食疗法预防结石发生饮食是结石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非常注意。尽量让结石不要长,若是长也要尽量在结石很小的阶段,通过人体自身的清除能力将结石清除。日常生活中预防肾结石的方法有很多:1.多运动。运动是指上下的运动,通过重力的因素,使结石下移或排出。2.多吃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使尿液呈碱性,碱性的尿液可以使在酸性环境中容易生成的结石如尿酸结石被抑制住,不易沉淀形成结石,容易被溶解。3.多吃鱼油。鱼油里有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防石、保护肾功能的作用。4.少喝啤酒。啤酒中有啤酒花,里面含嘌呤,草酸特别多,可以生成结石的主要成分。5.动物内脏要少吃。猪的肾脏、肺、肠,含嘌呤是非常高的,吃了以后尿酸就很高,.6.少吃盐。盐可以增加尿中钙的排泄,钙排泄多是形成结石主要的因素。7.少吃糖。糖里面含有草酸、尿酸,吃多了后也会形成结石。8.少食波菜。有些绿叶菜,像菠菜、芹菜、莴笋里面含草酸多,草酸多了,就特别容易形成结石。9.晚餐要早吃。饭后人体会吸收钙,排出钙等物质。钙的排出要在饭后3~4小时这个时间段。吃饭晚了,钙的排泄的时候正好是睡觉的时候,睡觉后活动少了,尿液就浓缩滞留了,这时候钙再大量排出,就在输尿管中沉淀了,就很容易形成结石。10.睡前别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钙较多,喝了牛奶再休息,钙2-3小时候排出,在尿里面沉淀,就形成结石。多喝水预防肾结石肾结石是尿石症的一种,有“夏季形成冬季发病”之说,但到底哪些人群比较易患上肾结石?多喝水是不是最好的防治办法?日常饮食调养是否也能奏效?据专家介绍,多喝水是日常防治肾结石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也有不少讲究,而且并非对所有的患者都适用。肾结石患者到底该不该多饮水,应视结石的大小而定。另外,不同性质结石的形成,是因患者长年累月过量摄入某一类食物引起的,因此,要预防肾结石病的发生,就必须改变某些偏食习惯,力求营养摄入平衡,以达到体内酸碱度适中。而明确了所患结石类型的患者,还可有针对性地通过禁食或少食某类食物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肾结石常在夏季形成冬季发病肾结石是尿石症的一种,多数在夏天形成、冬天发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夏天人体大量出汗,不少水分通过皮肤蒸发掉,严重的还有人会出现体内脱水现象,排尿大大减少;再加上夏季人们衣着“浅薄”,肌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比较长,客观上有助于维生素D和维生素A在体内的合成,这两种维生素可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同时也使尿液中排出的钙量增多,易形成结石。而到了寒冷的冬天,人体摄入水分多以尿液方式排出,尿量要比夏天多,每次大量排尿,都对肾内长年累月已形成的小结石有冲刷作用,会推动结石向下移,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引起肾绞痛和血尿,结石下移甚至还可压迫到输尿管,造成泌尿系统的受阻甚至引起肾积水。所以,肾结石常为“夏季形成冬季发病”。专家提醒到了夏天,特别是的士司机等久坐且不易如厕的人群,患上急性肾结石的几率就会悄然增加。以下几类特殊人群患上肾结石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高,应引起注意:久卧病床老人:老人骨折后久卧病床,容易使血钙增高,进一步造成尿钙增多而形成肾结石。建议卧床老人经常坐立、翻身,并注意进食低盐、低钙、低草酸的食物,多饮水。多汗者:进入夏天,急性肾结石患者开始增多。专家称这是由于出汗过多造成的。人体汗液蒸发过多使尿液浓度增高,尿垢沉积后,就容易形成结石。急性结石病人一般会出现腰腹剧痛、呕吐、恶心等症状,预防办法很简单,就是要多喝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人患肾结石的危险性比正常血压者高出1倍。专家解释说,高血压病人24小时的尿钙排出量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多,而尿钙增加是发生肾结石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高血压病人每年检查l~2次泌尿系统,以便对肾结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孕妇:妊娠使子宫被撑大,压迫到输尿管易造成输尿管蠕动减慢、郁滞或不畅通,可能诱发肾结石。另外,一些孕妇在妊娠期会因内分泌变化,也较容易产生结石。出现这种现象时不能乱吃药,最好咨询医生,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方法来防治会比较安全。喝水助排石并非人人适合得了肾结石要多喝水,似乎已成为许多老病号的经验之谈。有研究表明,增加50%的尿量,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每天若能喝足2000~3000毫升的水,维持2000毫升左右的尿量,对于预防肾结石可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喝水助排肾结石的方法并非对所有的患者都适用。肾结石患者到底该不该多饮水,应视结石的大小而定。结石较小的患者通过多饮水来增加尿量,促使小的结石排出,同时可稀释尿液防止结石的形成,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特别是进入夏天,人体普遍易出汗,多喝水可防止因体内水分蒸发加快而形成的晶体沉淀,对预防结石的形成有较好的作用。但当结石直径超过1厘米,并对泌尿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病人肾积水时,就千万不能盲目多喝水了。不然的话,增加的尿量会加重泌尿系统的梗阻,加剧肾积水,后果就更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应及早手术取石或体外碎石治疗。每天最好分多次喝水另外,如何喝水防结石也有一定的讲究。每天建议的2000~3000毫升的水量要分多次喝,不要当成任务两三次就喝完一天的量,这样不但效果不好,某些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水中毒“。建议每次以2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起码半个小时。而在选水上,结石患者应少喝含矿物质较多的深井水、山泉水等“硬水”,因为矿物质摄入过多也被疑为肾结石产生的原因之一。而喜欢喝茶的人患者最好戒浓茶,因浓茶中含有不少促进结石形成的鞣酸、可可碱、咖啡因等。此外,肾结石患者睡前也不应喝高钙奶来安神助眠。因为喝过高钙奶后的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多,容易形成结石。结石类型不同饮食禁忌各异肾结石的形成,除了与日常身体的摄水量有关外,主要原因还在于饮食。不同性质的结石的形成,是因患者长年累月过量摄入某一类食物引起的。要预防肾结石病的发生,在日常的饮食中就不能太偏食,更不能因为某种食物好吃、营养价值高就一味贪多,而必须注意食物的搭配,力求营养摄入平衡,以达到体内酸碱度适中。即使是检查出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需要某种食物来补充时,也不宜单次大量进食,以免因一时消化、吸收不了加重包括泌尿系统在内的各系统的代谢负担。患者若能将排出体外的碎石及时送去化验,确定出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结石,就可有针对性地通过禁食或少食某类食物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草酸钙结石患者: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忌食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有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8小时后尿检中草酸的排泄量高达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磷酸钙结石患者: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忌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虾皮、豆腐、芝麻酱以及含钙高而碱价高的青菜和水果等。尿酸结石患者: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以男性多见。忌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猪脑、鸡、带鱼、黄鱼、虾、可可、咖啡等。菜蔬中含嘌呤较多的如花生、栗子、菠菜、菜花、香菇等也应该忌食或尽量少食,同时忌高蛋白食物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如果得了肾结石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责任编辑:李卢俊)(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