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脓肿

儿童的肛门卫生怎么做?

2016-03-02 网络 A +

一、注意局部清洁干燥

婴儿的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尚未健全,对大便的控制力差,有大便就排,所以排便次数多。有的是一边吃奶一边大便,甚至排便次数超过吃奶的次数,而且常常是稀便,这是乳儿特有的排便形式不必担忧。

由于排便次数多,又常为稀便,如尿布更换不及时很容易引起肛门皮肤潮红、溃烂、感染等,俗称“红屁股”。要保持婴儿的肛门健康就必须随时更换尿布。同时在排便后用温水或温盐水清洗肛门。尿布要用开水烫洗并暴晒。发生红屁股时,洗后可扑上一些痱子粉,再用柔软的干尿布包好。

二、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有时会发生大小便控制不住,污染衣裤,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家长不宜过多责备,以免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要帮助孩子建立定时大便的习惯,到时间就去大便,如果没有大便也不要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少数小防有坐在痰盂上看小人书或玩耍的习惯,这对肛门保健很为不利,家长要帮助他们改掉。

小儿腹泻后肛门部可有里急后重感,他们会认为大便没解干净而慢慢坐在便盆上不愿起来,这样很容易引起肛门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设法叫孩子起来,用手或棒刺激肛门使肛门收缩,并用温水清洗和用热毛巾热敷肛门,帮助了们克服下坠感。同时要及时治疗小儿腹泻。如果发现小儿大便时哭闹,或排便非常用力、甚至憋得面红耳赤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三、要注意便盆卫生

儿童大多坐在便盆上大便,如便盆边缘有破损可以擦伤皮肤、便盆不清洁可引起细菌感染。集体公用的便盆还会互相传染疾病,所以便盆卫生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另外,儿童大多穿开裆裤,小儿常常席地而坐,往往会发生感染和外伤,也应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坏习习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