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又称肛漏。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肛瘘(肛漏)的命名是以发病的形态而命名的。这是因为其主要症状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疮口反复地淋漓不断地向外流脓或脓血,甚至流出粪便,因而把此称作漏。
瘘和窦有很大不同,瘘在人体内和体外应有两个互相贯通的管道,可由体内向体外排出脓汁、分泌物等;而窦只是一个向外的管道,只有一个外口,与体内不相通。民间称漏则依其症状而言,把这种从肛门周边皮肤上的疮口流出脓血或粪水的病,形象地比喻为疮孔内隐藏着一个偷粪老鼠,因而俗称为“偷粪老鼠”。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的习惯。应多食清淡并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经久不愈的肛瘘多属虚型,饮食上应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类等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大枣、芝麻。另外,虚证防治食物还有木耳、山药、香菜、韭菜、茄子、芡实、菱、藕、茴香、荔枝、鸡、羊肉、无花果等。常用食疗:(一)黄鳝1条、瘦猪肉100克、黄芪25克炒熟,加盐、糖、黄酒适量,去黄芪后食用。适用于虚型肛瘘病人。(二)大米、小米各100克,洗净,放入锅内添入适量水煮开,待粥煮至半熟,加入豆浆500克搅匀煮熟,便可食用。适用于虚损患者,老幼皆宜。(三)菊花6克、白糖6克、绿茶叶3克,放人茶杯开水冲沏,略闷片刻,淡香清雅,可清热解毒,利血脉,除湿痹,减轻肛瘘肿痛。(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