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炎

清明时节别拼死吃河豚

2016-03-01 全球医院网 A +

清明节后,正是河豚鱼上市的季节,民间存在“拼死吃河豚”的风俗,以往不少市民会打算去尝尝鲜。记者从南京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专家处了解到,河豚鱼有剧毒,市民勿食用。

南京市卫生监督所的房主任介绍称,河豚鱼体内含有强烈的河豚毒素,加热煮沸不能使其破坏,其毒性比氰化纳还要强。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致命。清明节前后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的毒性最强,也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危险期。河豚鱼多见于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有毒鱼类,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肌肉里毒素较少。但河豚一受到惊吓,毒素就会由肝脏进入全身血液、器官,使得全身都带有剧毒。河豚鱼毒素很稳定,一般加热烧煮不能解毒。宰杀时,内脏的毒素污染鱼肉也可引起食肉中毒。毒素除作用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症状外,主要是麻痹中枢神经及末梢神经。

房主任还提醒市民,即便将河豚在130℃高温下炖11个小时,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的毒素;另外河豚毒素在人体内发生反应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半个小时后才会出现中毒症状,因而不可只根据厨师品尝后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安全。人体对河豚的毒素不会产生免疫力,中过一次毒,还可能会中毒。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