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精子症是指精液中绝大多数的精子都是死亡的,但是从死亡精子的形态与数量上看并无异常。
造成死精子症的原很多,主要包括:(1)精液中某些精子存活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例如果糖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精子存活与活动的必须物质,当输精道存在炎症时,正常精囊液中所含果糖就会减少。由于炎症的存在,细菌以及自细胞等炎性细胞大浸润,也是营养物质减少的原因。(2)精液酸碱度改变。正常精液pH值为7.2—8.9,偏碱性,死精子症时pH值往往低于7.2,说明精液的酸性增高可能是造成精子死亡的因素,生殖器官有病变时,细菌代谢产物影响,精液pH值会降低。(3)供氧不足。生殖器官有炎症时充血、水肿、血液瘀滞、血液循环减慢,应该由血液提供的氧气减少,精子可因缺氧死亡。(4)含锌量降低。前列腺炎时,会造成精液中含锌量下降,从正常每毫升精液中含80—250微克下降到仅含5()微克以下时,精子容易死亡。Nahoum(1982)明确指出,男性附属副性腺与输精道的炎症可以诱发死精子症,造成男性不育,在述各类因素影响下,必然会增加精子凝集,减少精子活力与活动率,妨碍精子在附睾内成熟,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以及造成输精遭的炎性梗阻。因此,现代治疗死精子症的重点比较集于男性生殖道炎症诊断与治疗,因为精液中精浆成分主要来自前列腺炎与精囊,所以尤其重视前腺炎与精囊炎的诊治。急性前列腺炎状态下很少涉及到男性不育问题。慢性前列腺炎则不然,无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都有诱发男性不育的可能。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往往与尿路感染一样有相同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大多是单一细菌感染,也偶见有二种或多种细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性交中断、不射精:性欲旺盛等性冲动频繁状况造成前列腺广泛与持久充血有关。Meares指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与真菌、厌氧菌、滴虫、各类病毒等感染无关。Weidner等报告,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尿道内分离到比正常人更多的支原体,这提示支的发生有可能与支原体感染有关,主张用四环素或强力霉素治疗。至于衣原体感染是否也是病因尚有争论。精囊炎的发病情况与前列腺炎相仿,但是发生血精机会颇多,精液中含有多量血液时,也是死精子症的除细菌因素以外的另一原因。临床上有一种“生理性血精”状态,指的是由于性交时输精道痉挛性收缩与松弛,精囊液的充盈与急骤排空,精囊容量的增加与减少,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精囊内压力上的骤然变化,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血液凝固性的改变。这类血精在调整性交频率后会自然消失,一般不会引起男性不育。如果精囊炎持久存在,精液中经常存在血液,则诱发精子死亡机会显著增多。(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