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是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内凹陷畸形,诊断一望便知,呈凹胸,凸腹。大多发生在出生时或1岁以内的婴幼儿。
多数患儿有胸扁而宽,脊柱侧凸,“钩状肩”畸形等特征性体形。漏斗胸对心脏、肺、血管均有影响,部分患儿合并有脊柱畸形。患者生长发育差、消瘦、易感冒,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运动耐受力降低,如果畸形无法矫正,部分患儿还会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成长。漏斗胸传统的手术方式,需横断胸骨,切除两侧变形的肋软骨,结扎切断左、右胸廓内动、静脉。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给患者带来极为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对于漏斗胸而言,只能通过手术进行矫正,而根据医学上相关记载和统计,漏斗胸手术的改革历史发展大致分为:(1)Ravitch纠治术(2)胸骨翻转术(3)1998年Nuss。简单介绍一下,此种手术方式为一种微创漏斗胸纠治术即Nuss手术,此法在矫治漏斗胸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4)在Nuss基础上,第四代超微创漏斗胸矫形术的出现,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进步。单孔胸腔镜漏斗胸矫形术—精于微创单孔胸腔镜漏斗胸矫正术是目前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这种技术是对NUSS手术技术的改进,仅需在患儿右侧胸壁上切开1—2厘米切口,左侧胸壁不做切口,手术无需穿通器,降低了对人体的伤害,只需穿通一次钛板,不切断胸骨和肋骨,即可将凹陷的胸骨撑起。手术所需要的时间短,大约只需10分钟,微创也更加有利于主刀医生对安全的掌控;而且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快,前胸没有切口,外形美观,出院后可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矫形板二次取出以及材料性能介绍和展望目前漏斗胸矫形术需要在术后二次取出矫形板,不需再增加切口,只需要在原来切口处打开,从当初手术的地方取出矫形板即可。受限于由于目前的医学水平,所有漏斗胸的矫形板,都需要第二次手术把矫形板再取出来。当然,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一些硬度高的、可吸收的材料出现之后,未来有可能不用再取出矫形板。近几年,我一直关注材料方面,但目前还未有足够硬的材料出现,所以期待有更好的发展。(责任编辑:吴元彬)(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