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贫血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6-02-19 凤凰中医 A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分为先天和后天,该病会影响到人的骨髓,而骨髓是人的造血工厂,所以骨髓出现问题,造血不足必然引发贫血。那么中医是怎样来认定这种骨髓疾病呢,中医是怎样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呢?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衰竭,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指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贫血、出血、发热与感染,简称再障。

本病属中医“虚劳”、“血证”、“温热”等范畴。人体的气血来源于脾胃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脾虚生化无权,则骨髓不充;肾虚精气亏损,则血源不充。脾肾两亏,复感病邪,继而影响心、肝、气血,精髓进一步亏虚,血行无力,导致血瘀。治当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此病除正常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饮食治疗:

(1)供给高蛋白饮食:如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蛋类、鱼类、乳类、鸡肉、豆制品及动物肾脏等。另外多吃鳖、龟、及动物骨或骨髓熬汤等。

(2)补充造血物质:,如枸杞子、赤小豆、黑芝麻、猪肝、黄鳝等,以及新鲜蔬菜如西红柿、芹菜、菠菜、莴苣等,不仅可以改善贫血,而且可以预防出血。

(3)饮食宜忌:出血患者宜吃清淡和宜消化食物,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外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多吃莲藕、西瓜或用梨皮、鲜茅根、鲜芦根、荷叶等煎汤当茶饮。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血气不足引起其他的器官的供血障碍,比如肾脏,脾胃。所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上可以通过活血化瘀,健脾补肾的方式来调理血气达到畅通。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