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上,临床中采用中医治疗的办法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很多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实现了该病症的康复,那么临床中应用中医治疗的办法都有哪些?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
在临床中,许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适当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以调节肾为主,缓解肾虚,最终达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
(1)肾阴虚型:证候: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唇淡,伴有低热、手脚心热、盗汗、口渴思饮、出血明显、便结,脉细稍数,舌质淡舌苔薄,或有舌尖红等。治法:滋阴补肾,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药:滋阴补肾方(熟地、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山茱萸、旱莲草、菟丝子、补骨脂)合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加减。本方除菟丝子、补骨脂为补肾阳外,余者为滋阴补肾之品,加两味补肾阳药,意在阳生则阴长。旱莲草还有凉血止血作用。黄芪、当归,一气一血共奏补血之功。
(2)肾阳虚:证候: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唇色淡,畏寒喜暖,手脚冷凉,腰酸,夜尿频,大便稀溏,面浮肢肿,多无出血,即有亦轻,脉细无力,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治法:补肾助阳,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补血。方药:补肾助阳方(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仙茅。仙灵脾、锁阳、熟地、首乌、枸杞子)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本方前七味均为补肾助阳药,加熟地、首乌、枸杞子三味补阴药于其中,既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防阳热动血;且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理,有利于肾阳滋生。
(3)肾阴阳两虚:证候: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苍白,并有肾阴虚证及肾阳虚证,或阴阳两虚证均不明显者。治法:滋阴助阳,缓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方药:阴阳双补方(熟地、女贞子、制首乌、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合当归补血汤加减。上方补肾阴,补肾阳药味相等,药力均匀,共奏补肾之功。与当归补血汤合用,补肾治本,补血治标,标本合治。
可以说,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难以治疗的疾病,选择中医治疗的办法是一条比较好的办法,尽管中药药效慢,但它的稳定性和治本的特性还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建议大家要选择中医的治疗办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