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可以治愈的

2016-02-19 凤凰中医 A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目前病因尚不明。该病主要病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曾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我国,每1000万人口中有74个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自古有之,只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该病被引起高度重视。

再生障碍性贫血进一步分为中间型和轻型,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VSAA)。国内学者曾将AA分为急性型(AAA)和慢性型(CAA);1986年以后,又将AAA改称为重型再障-I型(SAA-I),将CAA进展成的急性型称为重型再障-Ⅱ型(SAA-Ⅱ)。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

在临床中主要出现的症状是:贫血、出血、感染、发热(高烧或低烧),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症状。由于该病的初期症状有没明显的异常症状,所以该病多是在中晚期时被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而且常被误诊为普通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

1.骨髓移植疗法: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引起的。因此,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采用骨髓移植方法,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