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疗方法

2016-02-18 凤凰中医 A +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如今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朋友很多,不太严重的自己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但是较为严重的,而且已经影响美观,例如腿部已经有突出盘旋的静脉血管的朋友就较为着急了。但是一些朋友不愿意做手术治疗,希望能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去治疗,那么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哪些?并有哪些方法呢?

对于中医辨证下肢静脉曲张来说,主要分为四种:脉络寒凝证、脉络血瘀证、脉络血瘀化热证、脉络毒热血瘀证等,那么下面详细来了解一下。

(1)脉络寒凝证:由于寒邪侵袭,寒凝血瘀,经络阻滞,阳气不能畅达所致。

护理要求:①熏洗患肢:用中药煎剂熏洗以达到温经通脉散寒之功效。护士要给予正确指导:中药包煎水,先熏小腿部,待温度适宜(40℃左右)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每日熏洗2次,每次熏洗20分钟左右。②配合针刺:针刺足三里、血海、解溪等穴,留针15~20分钟。有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

(2)脉络血瘀证:由于长期寒凝络脉,脉络闭塞,夜间疼痛加剧,间歇性跛行距离缩短,皮肤呈暗紫色,或见紫褐斑,指(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肌肉萎缩。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或沉涩。

护理要求:①熏洗患肢:同脉络寒凝证护理要求之①。②配合针刺:同脉络寒凝证护理要求之②。③注意患肢的体位:此期患肢疼痛加重,影响睡眠,患者往往抱膝而坐,捏压患肢,以期转移疼痛,致使血流受阻,症状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疼痛时不能挤压患肢,应保持患肢舒展,使血流畅通。相关阅读: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

(3)脉络血瘀化热证:由于长久气滞血瘀,久郁化热,除患肢酸胀、麻木加重外,又出现烧灼疼痛,遇热痛甚,遇冷痛缓,夜间痛剧。皮肤呈暗紫色,干燥,脱屑,光薄或皲裂,指(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脱落,肌肉萎缩,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暗红或绛,苔黄,脉沉涩或细涩。

护理要求:①此期不宜过多地行走,忌用熏洗药及肢体针刺止痛,可用耳针止痛,用耳针压丸法,取神门、交感、心、下肢(单耳),4~5天后二耳交换。②嘱患者穿着宽松鞋袜,防止磨破患肢,因此期患肢营养障碍,轻微擦伤也不易愈合。③保持患肢指(趾)清洁,注意洗肢时宜用温水(40℃以下)水温过高可使局部溃破,或疼痛加剧。④注意患肢体位,同脉络血瘀证护理要求之③。

(4)脉络毒热血瘀证:由于寒凝郁久,化热炽盛,足部紫黑溃破,脓水恶臭,腐肉不脱,疼痛难忍,夜间疼痛甚。腐肉很快蔓延至小腿或小腿以下,范围逐渐增大,并深至筋骨。严重者可伴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局部检查呈营养障碍表现。舌质红绛工有裂纹,苔黄燥或黄腻,脉弦细或滑数。

护理要求①情志护理:此期疼痛加剧,彻夜不眠,痛苦难忍,患者抱膝而坐,并以抽烟来度过长夜。护理人员要耐心安慰病人,并讲解抱膝而坐和抽烟对本病的害处,保持肢体舒展。此期更需忌烟,并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需要截肢的患者,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工作,减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创而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原则上不用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如九一丹、五五丹等。③耳针止痛:可用耳针压丸法止痛,取单耳的神门、交感、心、下肢,4~5天后二耳交换。

以上是有关下肢静脉曲张中医治疗方法,以上方法仅供患者参考,由于中医施施辨证法需要医师通过实际的面诊进行诊断治疗,所以请勿乱用药乱针灸,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如果您还有下肢静脉曲张的一些情况需要了解,就请咨询的专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