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学病因病机研究

2016-02-16 凤凰中医 A +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很多,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不同,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像推拿疗法、穿刺疗法、药浴疗法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群众较为常见。虽然手术治疗既可以诊断病灶的位置,又可以对其进行治疗,但是并不能保证术后不会复发,所以进行手术治疗要仔细考虑。

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证候,预后上不同于一般的痹证,历代文献中称之为“历节病”、“白虎历节”、“痛风”、“顽痹”等。在病因病机中,历代医家多强调内因及其导致的病理变化,即正气不足是发病的根本,邪气入侵是发病的主要条件,而本虚标实是该病的病机特点。

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熏蒸津液,饮湿积聚为痰浊,湿为热灼,凝聚为痰,湿痰循经环络,痰瘀于皮下,形成痰核。热痹不已,热毒必伤阴耗气,气虚者,不足以推血运行,则血必瘀。阴虚者,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运行均可致瘀。病久邪留伤正,气血不足,肝肾亏损,也可造成气血津液运行无力,或痰阻或瘀滞,而邪气留于经络关节,直接影响气血津液运行,也可导致痰瘀形成。痰瘀一旦形成,既可互结,亦可与外邪胶结相合,深入骨骱、经隧之中,因而痼疾更深,病性缠绵。痰浊和瘀血既是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又是机体进一步病变的因素。本病日久,痰浊和瘀血互结,以致病情缠绵难愈,出现关节肿大变形僵硬,皮下结节,肢体麻木,病处固定而拒按,日轻夜重,局部肿胀或有硬结,口干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延长,脉细涩等证。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瘀血的存在。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血流变学测定,发现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处于高粘血液状态,并有血瘀证。

综上所述,内外合邪而发此病,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是致病的内在因素,邪侵是致病的重要条件,“不通”为其病理关键。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正因为虚、邪、痰、瘀互结,“不通”与“不荣”并见,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风湿性关节炎错综复杂的病机。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