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注意自己身体的微小变化,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症状发展起来的。肝硬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肝病,是指由多种病因使肝脏出现损害,患者肝脏在疾病的影响下可呈出进行性、弥漫性的病变。其主要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坏死,肝脏组织出现纤维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因为肝脏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得这三种改变不断地反复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及血液的循环路径被改变,肝变形变硬就出现了肝硬化。
专家指出,肝硬化的早期提出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到了出现了明显症状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到了肝硬化的后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肝功能障碍加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在我国,引发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患病早期大部分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身体乏力,精神不好,部分患者会由于过度虚弱需要卧床休息。患者的皮肤干糙,面色晦暗,还伴有贫血、口角炎、夜盲、蜘蛛痣、肝掌、水肿等。消化道病状常有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可能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和皮下出血等。身体还会有浮肿和肝腹水现象,其它的还有慢性胆囊炎以及胆石症导致的右上腹不舒服、反复黄疸、消化不良等。
患者要注意心理调节。因肝硬化无特殊治疗,只能对症处理,尤其是肝功能失代偿期,合并症和并发症较多且严重,给病人生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有的甚至丧失工作或生活能力,故病人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中医理论认为,“郁”、“怒”伤肝,因此肝硬化患者必须十分注意情绪的调节。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