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适当的运动都是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能够增加自身的免疫力,进而减少患病的几率,而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来说,适当运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运动而发生外伤的话,就非常危险了,极有可能会因出血而发生感染,进而加重病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自然与造血机制有关,一旦人体骨髓无法造血,就有诱发血液疾病,而血液是最容易让病毒传染的途径,一旦进行剧烈运动,肌体内便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大量乳酸在体内积蓄,当乳酸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使血液中PH(酸碱度)值下降,其结果是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而引起贫血。运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汗液,这些汗液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而这也正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如果长期缺铁就会引起造血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因失铁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还有,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对于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而内脏缺氧导致红细胞的滤出,也是运动性贫血的诱发因素。
所以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因外伤而感染,因此患者朋友在治疗的过程中,可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但要把握一个度,要秉着科学的方针,劳逸结合,适可为止就行,如果发生外伤,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止血工作,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加重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