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疾病的治疗我们要怎么样的进行呢?有什么样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疾病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一、青霉胺:治疗RA的机制未明,可能与青霉胺的琉基还原作用有关。它可使血浆中巨球蛋白降解,使RF滴度下降,可抑制淋巴细胞转化,使抗体生成减少。能与铜结合而抑制单胺氧化酶,及其相应酶的活性。用法:第一个月口服200毫克,每日1次,第2个月250毫克,每日2次,如无效,再加量到250毫克,每日3次,如再无效,一般不宜再加量。如有效,症状改善后减为维持量,(250毫克,每日1次)。副作用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皮疹等。
二、柳氮磺胺nk咬:治疗有一定疗效,有效率可达76%,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代谢产物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毗啶有关。可能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口服每日0.25—3.0克,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到每日3.0克,最多用到每日4.0克,一般8周后可见到疗效。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头痛、眩晕及骨髓抑制。
三、抗疟药:抗疟药有抑制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干扰抗原-抗体反应,抑制淋巴细胞转化,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吞噬作用。稳定溶酶体膜和对抗前列腺素,阻断血小板聚集与粘附作用,因而早已被用于治疗RA,通常用羟氯喹,200—400毫克/日,或氯喹250毫克/日,5次/周。长期积累的高浓度,。对视网膜色素层有损害,造成视力减退,直至失明,因而,每6个月必须进行视网膜检查。有心脏病者也应慎用。
四、金制剂:有注射金和口服制剂金诺芬,其作用机制未明,它可降低炎症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抑制细胞吞噬,抑制溶酶体酶活性等,能减缓粘膜糜烂,使病情改善。瑞得:每次3毫克,每日2次。副反应有痞痒皮疹、口腔炎、腹泻、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但很少发生。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我们除了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外,还要做好一定的护理工作。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