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又称血癌。在我国,患者多为急性白血病人,且大多发病于儿童及轻年人群之中,加之白血病患者大多难治愈,高死亡,是人们生活中最恐惧的疾病之一。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研究界认真致力于白血病病因的研究,但仍不全面,目前研究界总结有以下原因:
1.病毒因素:自人类白血病发现以来,人们白血病可能由病毒引起,但长期苦于没有相关研究成果证明这一结论。直到最近,才终于有了重大的突破,研究证实RNA肿瘤病毒是鼠、猫、鸡和牛等动物产生白血病病因之一,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近年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分离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它是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在日本人T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血清中也发现抗HTLV结构蛋白的抗体。但目前尚未发现此类病毒与小儿白血病的明确关系。
2.化学因素: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如二苯蒽、苯芘等可在小白鼠中诱发白血病。某些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也都公认为白血病病因之一,此外,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告也可见到,只是尚缺乏统计资料。
3.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条件也是白血病病因的一种,研究界已经有了确切的研究证明。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只要超过中等剂量辐射,人的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都可诱发白血病。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原子弹后,受严重辐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未受辐射地区的17~30倍。爆炸后3年,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7年时达到高峰。至20多年后其发病率才恢复到接近于整个日本的水平。这一事件有力的证明了放射线与人白血病的直接诱发关系。
4.遗传因素:当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发生白血病时,其近亲发生白血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4倍;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在同卵的双生子中,一方发生白血病,另一方发生白血病的机会高达25%……通过对以上这些现象,研究发现基因表达或基因的失活是细胞恶变的基础之一,诸如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等数目异常,以及易位、倒置、缺失等结构异常,使基因的结构、表达异常。以上这些都说明在遗传因素是白血病的又一病因。
科学就像是一个无底洞,目前,囿于今天的发展水平,我们对于白血病成因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彻底的了解它、攻破它,让白血病这个梦魇成为人类永恒的过去。
(责任编辑:jbwq)